前言
磨叽了一个月,我终于开始想起来写这篇分享了。
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我就把NAS相关的软硬件都搞定了,包括这篇分享文章的大纲都写好了,可是我这懒癌真的是...
自从使用树莓派当PT下载机之后,我就一门心思想着要弄个NAS才行。
还是因为树莓派的限制太多,它适合当下载机,却不适合来做真正意义上的NAS
所以我的折腾就开始了~~~~
关于NAS
这里引用一段关于NAS的介绍:
NAS(Network Attached Storage:网络附属存储)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,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,因此也称为“网络存储器”。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。它以数据为中心,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,集中管理数据,从而释放带宽、提高性能、降低总拥有成本、保护投资。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,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。目前国际著名的NAS企业有Netapp、EMC、OUO等。——百度百科
一般情况下,入手NAS有两个方式:
1.成品NAS,如:群晖、威联通等。
2.DIY NAS,自己选择购置硬件,然后安装市面上现有的NAS系统。
两者各有优劣,不分好坏,还是需求决定选择
我整理了自己的需求,大概有这些:
- 存放照片和影音资源
- 封存的工作资料
- 全天候PT、BT下载
- 私有化部署服务,如:seafile、wiz
所以我选择了后者,因为我希望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取更多的硬盘位和更高的性能。
当然,这可能也是多数人都希望的。
我的硬件配置
由于我有两根从笔记本上拆下来的DDR3内存条,一共8G。
为了好好利用它,所以我就购置了一块华擎的J3455-ITX。(已于6月14日将CPU升级为R5-1400,朋友闲置的,我50包邮收了)
性能刚开始够用,但随着我开了一些容器和虚拟机之后,这点性能也有些捉襟见肘了
接着是机箱,我说过我需要更多的盘位,无非就是为了以后扩容做准备(主要是我也没钱一次买够三四个硬盘::weibo:dog8::)
所以我挑选了ATX标准的机箱,拥有8个3.5寸盘位和2个2.5寸盘位
GAMEMAX M903,自带6个机箱风扇,价格是359元
最后是硬盘,我目前装了两块硬盘,一块2TB,另一块4TB,都是渣渣盘,指不定哪天炸了,千万别学我::weibo:guile::
我的软件配置
其实可选的NAS系统还挺多的,有黑群晖、FreeNAS、openmediavault(OMV)、UNRAID等等...
那么这些系统里除了UNRAID需要付费以外,其余都是免费的。
而我呢,恰恰看中了这个需要付费的UNRAID,为什么呢?
我总结了以下几点:
- 任意容量的硬盘皆可组成阵列,并且可以配置校验盘,以防数据丢失
- 组成阵列之后也可以随时加入新硬盘扩容,不影响原有的阵列数据
- 创建管理容器和虚拟机都非常方便,web界面点点点就可以
- 如果需要硬件直通虚拟机的话也是很方便
总的来说,光是可以自由组合阵列和扩容这点就对家庭用户很友好,能一次准备好足够硬盘的人毕竟是少数。
而且万一容量不足了,我还可以随时扩容新的硬盘解决问题,这使得我可以一块一块的购置新硬盘。
那么当然,UNRAID也有缺点,最大的缺点就是要付费了,并且也不太便宜。
6个盘位的版本需要$59,大约400元。
但我个人还能接受,并且我也愿意为正版付费。也希望UNRAID能一直维护下去
另外还有一点是,UNRAID目前还没有中文界面。
不过我看到官方在五月一日发了公告,目前正在有偿招募翻译,最好是有技术背景的。
相信中文界面很快就会出来了,到时候我再也不用靠网页翻译插件来使用了
总结
我个人的分享就这么多了~
关于NAS的理解,每个人都有不同。
有人会觉得成品NAS好,方便而且有售后,有人会觉得DIY的好,性能更强,更加符合个人实际情况。
但不论怎么说,每个人的选择都应根据实际需求来。所以一定一定先想好自己的需求,根据需求去决定如何选择。
最后谢谢各位看到这里~
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私聊~
如果你也乐于分享生活的话,不如我们交个朋友吧~